小镇里的生活 | 听来自女子越剧诞生地娘家班班主聊越剧那些

2018/2/28 16:38:25    本站


坐在太阳底下,他在听李玉刚的《枉凝眉》。

“女扮男装只认林青霞,男扮女装只服李玉刚”,李玉刚的“反串”自然让俞兆南连声赞叹“惊艳惊艳”。

倒是一曲《十八相送》让他彻底安静下来,他闭着眼睛,老僧入定一般。

那一刻,他的世界只剩下丝绸般的唱。

 

娘家班班主俞兆南

 

 

 

 

周六周日,是施家岙娘家戏班雷打不动的演出日,锣鼓一响,他们身上的每一根骨子开始咿咿呀呀地吟唱。今天是周三,没有客人,没有演出,偌大的绳武堂只剩下戏班班主俞兆南了。

绳武堂古戏台

负暄(晒太阳),听戏。坐在台下,俞兆南一刻也不闲着。他刚才在听李玉刚的《枉凝眉》,女扮男装只认林青霞,男扮女装只服李玉刚,李玉刚的反串自然让俞兆南连声赞叹惊艳惊艳。倒是《十八相送》让他彻底安静下来,他闭着眼睛,老僧入定一般。那一刻,他的世界只剩下丝绸般的唱。

 

梅涵和俞兆南班主

俞兆南是土生土长的施家岙人,从开口说话起,60多个年头,他一直被那种柔软的唱腔洇染,腌渍,熏陶。在这个女子越剧的发源地,人们开口闭口都仿佛在唱越剧。侬早饭切过伐”“侬今朝起作甚,起承转合间,抬头招呼时,稍微拖一下尾音,就是那个唯美的腔调。

俞班主珍藏的娘家班演出照片

上世纪80年代,广播里开始播放越剧,俞兆南便跟着广播轻声哼,听得多了,广播里的唱段,他大都能跟着哼唱。2006年,绳武堂古戏台组建娘家戏班,他像1923年的王金水一样,担任了戏班的班主,同时招募了琴师和演员——都是和他一样对越剧入了迷的人。 一个月30天,28天时间他们在台上唱念做打,全心全意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。

 

 

 

 

娘家班绳武堂演出照片

那些年,全国各地来越剧寻根的戏迷,也许不去马塘、不去东王,但施家岙的古戏台一定要去,娘家戏班的戏一定要听。戏班准备了《十八相送》、《游上林》、《九斤姑娘》、《一缕麻》、《桑园访妻》、《追鱼》、《打金枝》等10多个折子戏,一折一折唱下来,可以唱整整半天。唱到兴起,台下的戏迷就直接跳到台上,亮开嗓子去解解戏瘾。

 

娘家班水上竹排越剧演出照片

天气晴好的时候,戏班子干脆把戏台搬到小小竹排上。一张张竹排在潺潺的剡溪里穿梭,一声声唱腔在水波里圈圈涟漪,仿佛时光倒转——1923年的一张张竹排载着青涩的越剧,一溜烟地驶向钱塘江,驶向大上海。90年后,越剧回到越乡,已站在新的起点。此时,山水、自然、戏剧已经天人合一,融为一体。

 

 

 

201782日,越剧小镇惊艳亮相。一边是艺术,一边是生活,未来的越剧小镇,将因为越剧,因为戏剧,而成为爱戏、爱剧场人的家园。

小镇经常有慕名而来的参观者、游览者,每次他们过来,总要去施家岙的里弄走走看看,总要去娘家戏班看看听听。

 

越剧小镇实景图

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的表情,越剧则是江南水乡的文化符号。唱戏人和看戏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,全都浓缩在一台小小的戏里。

小镇还在建设,但大戏已经开幕。小镇的戏台,小镇青砖黛瓦的农庄,如水越剧绕在梁上,绕在廊柱,绕在溪山月色里。

 

越剧小镇效果图

有了戏,寻常日子里就有了蜜。闲下来的时候,娘家戏班和戏迷会来到小镇戏楼,自告奋勇地上台去唱两段。只要锣鼓轻轻一点,他们就容光焕发,精神抖擞,好象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。

这时,唱戏和看戏的人,只剩下一个的世界。